长江经济战略研究中心简介
一、机构定位
长江经济战略研究中心是由国内外从事区域发展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政界名流、学界专家、商界精英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研究中心在湖北省委宣传部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旨在打造成为一个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进程相适应的重要智力支持平台。
主要职能包括理论研究、信息服务、决策咨询和策划系列高端活动:
(一)致力于探讨、设置长江经济带发展议程,通过远见性、开创性、操作性的研发原创,不断向全国、世界发出前瞻性的“长江声音”,提出不同规模会议的主题和议题;
(二)整合政商学三界资源,定期组织专题研究,梳理问题清单,揭示发展趋势,提供发展答案,及时呈报或发布研究中心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三)借助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媒体以及合作媒体等传播渠道,扩大研究中心的品牌影响力,并将研究中心构建成为重大新闻报道的理论支撑源,提升媒体竞争力,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二、学术支持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新华社信息中心、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长江上游研究中心、安徽省社科院、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研究发展中心、长江技术经济学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研究中心已初步建立起高层次的国内外区域问题研究专家网络。
三、组织架构
研究中心聘请顾问若干名,中心主任由北京大学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教授担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首席记者(正高二级)熊家余任常务副主任,并成立专家委员会。研究中心秘书处设在《支点》杂志社,负责日常事务。
(一)管理成员
顾 问:(待定)
主 任:杨开忠
常务副主任:熊家余
副主任:(待定)
秘书长:(待定)
(二)专家委员会
首批专家(16人)
杨开忠 北京大学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
杨建文 上海社会科学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田 宇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朱 翔 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朱丽萌 江西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荣兆梓 安徽省政府特邀咨询员、安徽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安徽大学教授
梁相斌 新华社湖北分社党组书记、社长
刘振胜 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秘书长
伍新木 武汉大学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秦尊文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任剑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邹 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共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
张建华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姚育胜 长江航务管理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彭智敏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拟邀名单,按姓名拼音字母顺序)
蔡 昉: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曹远征: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陈东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程志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后联合会主席
樊 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范恒山: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
韩 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贺力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江小娟:国务院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
林毅夫: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李剑阁: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
李晓西: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 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刘 伟:北京大学副校长
龙永图: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楼继伟:财政部部长
马建堂:国家统计局局长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盛 洪: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石小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宋国青: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宋晓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汤 敏: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汪同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王 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一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魏 杰: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晓灵:央行前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夏 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肖 捷:国务院副秘书长
谢 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谢 平: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许善达: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
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易 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余永定: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
张曙光: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郑新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四、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研究中心以区域发展研究为主要方向,重点为长江流域的发展战略研究,以及长江经济支撑带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和特色,具体包括长江流域内与经济、商贸、金融和财政等有关的重大课题。
五、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
研究中心秘书处负责总协调,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并建立系列运转机制。
(一)系列论坛
紧扣长江经济的发展脉搏,研究中心将以专家委员会为重要支撑,创办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传播力、最具吸引力的系列经济会议,搭建学界、政界、商界交流的高端平台。
会议将利用媒体传播渠道,整合资源优势,周期可分为年度、季度和月度,规模大中小不等,剖析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和亮点,以论坛、季度经济对话等多种形式组成高端系列活动。
1、长江论坛
作为《支点》杂志和研究中心每年举办的规模最高、规模最大的论坛活动,每年5月或6月举行,聚焦当年国际、国内、区域经济热点,开展广泛讨论。
2、长江经济季谈
长江经济季谈是研究中心的中型常规活动,以两种方式举行:一是每场邀请1-2位资深经济学家,解读当季宏观形势,预测下季经济与政策走向;二是以产业为主题,聚焦热点领域,探讨产业发展规律和湖北面临的机遇。
3、圆桌
圆桌是研究中心定期举办的小型高端活动,每期邀请1-2位专家,就特定话题邀请贵宾与会,人数每次不超过20人。
(二)专项研究。
抓住国家力促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机遇,整合学术支持单位和专家委员会的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申请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对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相关的前沿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展开专项研究,形成专题报告,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三)成果发布。
借助媒体传播渠道及时发布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每年出版研究专著,彰显独特的品牌影响。
附:
长江经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杨开忠教授
杨开忠教授,男,汉族,1962年1月生于湖南常德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1985年12月至1986年3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1990年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执教于城市与环境学系(现改名为城市与环境学院)、经济学院、政府管理学院;1992年破格晋升北京大学教授。1995.10-1996.5,应区域科学之父Walter Isard邀请在康奈尔大学从事研究;2001.12-2002.9,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曾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系主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旅游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土地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可持续发展专家组成员、、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亚洲城市和区域研究协会理事长。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长江经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及周边国家区域合作专家组成员、北京自然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学奖评奖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市、福建省、山西省、青海省、武汉市、成都市等人民政府顾问或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或特邀委员,北京专家联谊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亚洲和平科学联盟创始成员。
杨开忠是中国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推动者,1991年他领导创建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他长期致力于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区域发展与城镇化研究,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等数十项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著作多部,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家和地方中长期决策采纳,为中国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做出了开创性贡献。